從新埔車站到追分車站,大概50分鐘的時間,
太陽的曝曬下,體力消耗的特別快,除了多補充水份外,
利用在車上這段時間好好休息,可以的話趁機打個盹,
讓自己恢復一些體力繼續往下一站邁進。
在追分站也看到像香山的收票盒,只是它是收票籃,
不像在香山,我們在追分看到兩位站員,
一位是站長,另一位是副站長,
當天就是副站長在出入口收票,
站長則是在月台指引我們出車站,
可不是又遇到月台在整修,那是為什麼呢?
因為追分站沒有天橋或地下道,
要出站,就必須走過這段鐵道上舖設的通道,
這段鐵道還是有北上或南下的列車往來,
怕有人會逗留,會有安全上的疑慮,
所以大家下了車後,就看到站長在月台上等候著,
等大家魚貫走下通道後,他才走在最後一個,
和大家一起走回車站。
我怎麼知道站長是走在最後一個呢?
因為我和毅桑又是走的最慢的「觀光客」,
平常沒機會走下月台,趁這機會一路不停的拍,
好幾次停頓下來,我都不知道站長在我們後面,
站長也很「古意」,不好意思打擾我們的樣子都不出聲,
直到我們停停走走了若干次之後,站長忍不住說了話,他跟我們說:
「第一月台和車站之間這段鐵道不會有車來,
你們不要急,可以在這裡盡情的拍,想躺在鐵軌上拍都沒關係,
只要不要到第一月台和第二月台之間那段就好了。」
說完後才留下我們走回車站,呵呵~~~。
既然如此,我們就在這段鐵道上玩了一會兒,
這天天氣真的很好,11點多的太陽高高掛,很曬啊!
也只有我們這兩個觀光客才有勇氣在這大太陽底下玩耍。
沒有天橋就不會像香山和新埔那樣,追分讓人從月台就可以看到車站的樣子,
或許也是因為這樣,我們都覺得追分站看起來又保存的更完整、更好看。
走完鐵軌通道後,先別出站,旁邊有個追分許願池,
看你想要追分成功還是追婚成功?可以在這裡許願 ,
靈不靈驗我就不知道了。:p
追分車站的正面
1922年設站,和香山、新埔一樣是三等車站,僅有區間車通行,
一樣是八、九十歲的老車站,雖然前面搭了鐵皮的遮雨棚,
倒也覺得還好,可能是整體上整理的還蠻乾淨舒服的吧!
牛眼窗
窗戶的邊框都漆上黑色,也讓車站造型更加鮮明突出;
行前逛過網路資訊後,有人說香山>新埔>追分,
三個木造車站一路逛下來,會有漸入佳境的感受,
除了新埔站因為施工中稍扣了些小分數,
我們也有這樣的感覺,你覺得呢?
車站正門
第一次看到車站掛對聯 , 呵~~~
售票機前還留有原本排隊買票區隔用的木柵欄
很多人開始認識「追分」這個名字,
可能是在大家熱絡的想買「永保安康」、「追分成功」車票的那一陣子吧?!
我對它的認識卻要回溯至高一那年的春假,
我和爸媽三人開車沿著公路一路南下停停走走的一趟旅行,
當時就經過追分國小,大家都覺得這名字真有趣,
再往下到彰化時,又遇到快官國小,忘了是誰開玩笑的說:
「有人想追分,可是有人連分都不追了,直接當官比較快啊!」
這只是玩笑話,卻因為如此,對追分和快官這兩個名字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「追分」其實是日文漢字,意思是「分岐路」,
因為海線行駛到追分站後就分成兩路,
一路繼續走海線往彰化,一路走山線往成功,
所以,原意和中文的字面意思並不一樣。
站內有很多前站長設計的紀念章可以蓋,
內容不免俗就是追分成功、追婚成功、金榜題名之類的,
其中一個是山海戀情,指的就是追分(海線)到成功(山線)這段,
追婚成功,就成了山海戀情的聯想啦!
不只是車站要掛對聯,侯車亭也要掛副對聯,
直走出追分車站前面有條大馬路,
過了馬路,就可以看到這可愛的候車亭。
這次環島發現舊式車站附近好像都有間國小,
不知是巧合還是從前設立時有某些規則可循?
照前兩站的走法,我們當然也去了追分國小,
國小有部份校舍在整修中,我們只稍微走一走而已就離開了,
主要也是天氣真的很熱,怕環島之旅不到半天就中暑的我們不停的喝水,
出發前一人背兩瓶的水和補給飲料不到中午就喝光了,
所以,後來決定去買一杯調飲回到車站內坐著等車納涼。
走了半天,兩人肚子都餓了起來,
還好,下一站要去吃美食囉!
(嗯m…嗯m…唾液分泌中……)
PS:從新竹到台中這段海線,除了我們走的這三站之外,
還有好幾個木造車站可以造訪,像白沙屯、談文、大山…,
若有興趣、時間多一些的朋友,也可以去看一看,
只是都是小站,每一站的車次都少,若想都去看看,
相對要花的時間會比較多,這是要斟酌考量的地方。